『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准备?
专家:不要过度焦虑知识方面的准备,良好的习惯才是关键
大班学生体验小学课堂。 肖讷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肖讷
随着小学报名时间临近,“幼小衔接”成为不少家长热议的话题。那么“幼升小”究竟“衔接”什么,家长又要做哪些准备呢?近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小学、幼儿园,邀请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熟悉环境
过渡衔接有温度
“哇,学校好大、好漂亮!”“我也会背很多诗呢!”
近日,邗江区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走进邗江区实验学校邗上分校,在少先队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小学校园之旅。
“让孩子们走进小学校园,可以让他们熟悉环境,提前了解到在小学课堂要做哪些准备,比如上课要坐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这些都是跟幼儿园不一样的。让他们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邗江区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刘宜芳老师告诉记者。
“实地参观、体验,是给孩子幼小衔接上的生动一课。”刘宜芳表示,要理解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营造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让孩子们通过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近距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感受到小学校园生活的无限魅力,激发他们对成长的期待和对美好的向往。
科学衔接
关键是培养习惯
“幼小衔接”成为家长焦虑的问题,更多的原因是不少家长过度强调了知识准备。对此,邗江区实验学校邗上分校一年级部主任张云表示,“幼小衔接”并不等同于知识的衔接,过早进行知识性的学习,短期内可能让孩子获得了入学的优势,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学和幼儿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们有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幼儿园的老师始终都是在教室里陪伴的,但是到了小学以后,除了上课,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需要自主安排。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们学会自己独立地去活动、交往。” 张云强调,特别是在一年级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家长们不用过度焦虑学习知识方面的准备,良好的习惯才是进入小学阶段的关键。
刘宜芳也表示,幼儿园虽然也鼓励幼儿对文字、符号感兴趣,但主要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引导幼儿感知、思考、表达和创造,而不是让幼儿去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让孩子在游戏化的课程当中,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调整情绪情感,才是真正地为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家校协同
让衔接成为双向奔赴
对于家长来说,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衔接教育,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多陪伴,多鼓励,让孩子带着憧憬和向往步入小学。对此,刘宜芳给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鼓励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书包、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经常做事的孩子,动手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相对紧凑的生活。
二是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在假期里,家长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缩短午睡时间,试着让孩子们的作息跟上小学的节奏,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督促孩子自觉遵守每天的作息时间。
三是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比幼儿园长,需要孩子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看书、下下棋,在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