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3日讯(记者 黎旅嘉)2022年受市场震荡影响,新基金发行情况相对清淡,尤其是与2020年和2021年两个发行大年相比。那么,面对即将展开的2023年首个交易周,新基发行市场是否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基发行热情是否有所提升?
(资料图)
整体来看,本周4个交易日预计将有24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建信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大成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24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5只;混合型基金10只;股票型基金有3只;另有QDII基金1只、REITs1只、FOF基金4只。
就2023年首周新发基金的整体情况来看,权益类基金发行热情显著回暖。事实上,2022年末时,有关权益投资的热度就已持续增加,新发基金的结构上看“股强债弱”的格局已初露端倪。业内也基于2023年行情可能的演绎方向判断,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
2023首周24只新基首发
Wind数据显示,本周四个交易日预计将有24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建信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大成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从首发时间上看,周二即1月3日为高峰期合计首发20只、周三3只、周四1只。
数据来源:Wind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24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5只;混合型基金10只;股票型基金有3只;另有QDII基金1只、REITs1只、FOF基金4只。
一方面,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去年11月以来市场赚钱效应再度显现,新基金发行市场已有所回暖,叠加基金公司、销售渠道通力合作,如果年初有“开门红”行情,那么新发情况或将进一步改善,增量资金可期。
同样,这也显示在行情震荡走强之际,针对后市,不少基金公司的新发热情的确已有所明显好转。
另一方面,2022年末时,有关权益投资的热度就以持续增加,新发基金的结构上看“股强债弱”的格局已初露端倪。业内也基于2023年行情可能的演绎方向判断,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从首周新发基金的结构上看,在预计新发的24只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已较债券型基金占据绝对上风。
事实上,2023年有关权益投资的热度正在持续升温,基金公司也纷纷派出旗下精兵强将。例如,1月3日开始发行的大成慧心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拟由明星基金经理刘旭管理,同日发行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百亿级基金经理吴远怡,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类似的还有,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运作股票基金将于1月9日起发行,1月13日即结束募集,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该基金也是中庚基金首席投资官丘栋荣第一只纯投港股的基金产品。
两位基金经理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博道基金孙文龙、广发基金吴远怡也将分别携新基登场。
孙文龙是一位研究通信电子和建筑建材出身的综合型基金经理。他的投资方法整体上偏自下而上,同时会从中观出发,做一定大方向选择,沿着产业变迁和消费升级两个大的趋势去寻找好的细分赛道,优选竞争力强的龙头。
他体现出了明显的精选个股的风格,组合中个股集中度较高,对于看好的标的敢于重仓配置,并且长期持有。行业配置上,相对均衡,没有特别的偏好。但基于投研背景和能力圈,对地产产业链、大消费、电子等方向有更多的关注。他尤为熟悉建筑建材,对行业的变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都有深刻的理解和个人的判断。
孙文龙的核心方法论主要围绕着质量、成长性和估值进行,公司质量给的权重最高,可持续的ROIC是核心质地衡量指标。
此外,他重视投资中慢变量和快变量的把握。最理想的进入时点,是公司治理和竞争力等持续性慢变量已经进入右侧,但是股价还在左侧的品种。当个股的快变量(如报表、增速等)和慢变量(壁垒、商业模式等)都在右侧的时候股价就会盈利,获得较大投资收益。
历史上的核心能力圈在制造业、建材行业、服务业等,但是对消费等稳定成长类也进行了拓展,未来将立足做一位综合型底仓选手。
而特别针对于小市值股票,当基本面还在左侧时,不易采用过高仓位,并且这类股票未来将更加分散进行投资。
数据来源:猫头鹰捕基能手
吴远怡来自广发基金成长投资部,是刘格菘团队中的新锐基金经理。他对于股票挖掘保持着好奇心和勤勉度,喜欢新技术、新消费、新事物,对股票的涉猎很广,不时能发掘外界没有关注到的潜力成长股。
作为海外投研背景、看消费品出身的基金经理,吴远怡并未将既有的投资框架和习惯带入国内公募基金投资中,而是采用了比价的方法,在全市场范围内对成长股进行优中选优。他的组合里没有消费,而偏好科技和制造,这是比价后的自然结果。
在股票池的构建与筛选中,他关注以下几点:1.更偏好民营企业;2.是否是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行业,比如排除掉一些煤炭公司、医药公司;3.排除掉过去三年增速很慢、或者产品正在慢慢被淘汰的公司;4.留下制造业、TMT、新能源等行业,更聚焦于自上而下选出的景气赛道;5.过去几年管理层有明显减持行为或者管理层更换比较频繁的;6.管理层是否有回购。
吴远怡对于自己的投资框架也在实践中进行了改进,过往他非常在意估值是否足够便宜,因而错过了一些大牛股,而现在他会更多地考虑盈利非线性增长。用价值投资的方法来做成长投资,减少博弈层面的选择,把精力放在企业成长性的深度研究。对行业和产业趋势进行非常深入的分析和调研,确保判断的胜率,捕捉价值。
数据来源:猫头鹰捕基能手
当前,吴远怡的投资逻辑可以概况为:专注于全市场比价,不断挖掘优质成长股;勤奋研究,广泛覆盖可能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接受高估值,但是依然可以享受到大幅的估值上升空间;专注于产业链研究,顺藤摸瓜,寻找优质个股;深耕消费,对流行趋势和服装行业颇有洞见。
积极布局2023年行情
回顾2022年,市场震荡、权益类基金业绩下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在下降,因此公募基金“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魔咒再现。
所谓“好做不好发”,指的是在市场偏弱的时候发行基金,虽然从长期看跟容易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但相较于强市下募集资金的难度对基金公司而言更大,或需支付给渠道更多的发行成本,也给基金募集带来阻力。
事实上,以认购起始日计,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从单月基金发行来看,单月基金发行数量最高达到137只,发生在1月,此后的8月出现了单月130只的数据统计。而单月发行数量最低的12月则仅有64只。
此外,爆款基金也是2022年发行市场最直观的“风向标”。与此前几年顺风顺水相比,2022年爆款基金数量也明显下降。
不过,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称,经历市场波动后,资金自然趋于谨慎,追逐的对象会偏向拥有良好口碑的基金经理发行的新基金。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预计接下来的发行状态有望好转。
那么,站在2023年的起点,业内究竟是如何看待2023年行情的?针对行情中的风格与结构又做何展望?哪些行业将提供配置机会?
长盛基金表示,2023年国内经济回暖向上几乎是确定性事件,这也是A股最大的主线逻辑,大概率将演绎“复苏牛”。
“2023年权益类资产投资将迎来‘蜜月期’。”泉果基金认为,2023年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大于风险。市场整体回升趋势明确,自下而上看优秀企业的估值风险得到了相对充分的释放,这些变化令2023年更加值得期待。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泉果基金认为,要以更大的耐心等待更好的价格。拥有良好护城河的企业并未因为疫情的变化改变竞争力,而市场的悲观情绪则提供了布局良机。
而从板块机会上看,汇丰晋信基金认为,经历过2022年内外部风险反复冲击后,A股连续两年风险溢价抬升,当前市场已处于性价比较高的底部区间。预计2023年将逐渐走出存量博弈格局,估值低位的权益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具体方向上,建议重点关注“促消费”相关的消费板块、“保交楼”相关的地产竣工链,以及“保安全”相关的自主可控板块机会。
整体来看,多数头部基金公司认为,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在2023年都有望逐步回暖,当下不必过分悲观,A股估值已处于底部区间,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展望2023年,多家头部公募基金认为,当前A股估值已处于底部区间,随着风险偏好提升及上市公司盈利回暖,未来A股市场的机会将大于风险。